咨詢電話:0531-83188567
發布時間:2019-10-25 16:16:45
不得不說人類的智慧和實干能力,的確是生物中的佼佼者,我們不僅可以很好的適應地球上的生存環境,更能對地球之外的世界有更多深入的了解。因為我們深知,對地外行星世界的探索,不僅能夠更接近太陽系演化的全過程,更能認識到更多的生命形態。不管是太陽系的工作原理,還是地外星球是否適合生命居住,它們都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
在新的觀察中,科學家們親眼目睹了在遙遠的雙星太陽系中,兩個大型系外行星發生撞擊之后的結果,意外發現了恒星系統BD +20 307中存在著許多溫暖的塵埃。研究人員通過紅外望遠鏡觀察到了它們在碎片云中的爆發場景,按照既定的理論來說,并不應該有這樣的行星狀星體發生。但研究人員卻觀測到了這個超過十億年歷史、且已經進化成熟的太陽,而新的發現主要聚焦了下面三個內容部分。
·發生墜毀的是兩個系外行星,與我們地球具有一些相似之處。
·這種碰撞事件類型,在以前的探索過程中不曾觀察到過。
·十年的前后的數據對比,讓我們對太陽系中行星撞擊的發生時間變得不確定。
眾所周知,太陽系的形成始于復雜的撞擊事件,比如我們的地球。大約在45億年之前,一個與火星差不多大小的巖石撞擊了地球,但由于兩個物體都沒有冷卻,因而導致了巨大熔巖的形成。于是,科學家們認為,正是這樣的宇宙碰撞事件所噴出的碎片發生融合,才有了地球的月亮,然而碰撞的時間卻已經過去了很久。
事實上,這種在年輕太陽系中常見的碰撞事件,其發生頻率會隨著時間的遞進而變得罕見。這并不是科學家們第一對該恒星系統進行觀測,而該系統中亮度增加了10%,說明了系統中的塵埃量較十年之前的觀測結果有明顯增加。雖然,并不是所有塵埃都一定是因為碰撞而產生,但當太陽隨著時間而老化,那些散布在空間中的灰層應該已經冷卻。
而且,就我們的現有認知而言,并沒有太多其他的事件可以在較短時間里引起這種溫暖的塵埃產生。而這一現象,也是造成星球形成時間發生混亂的根本原因。雖然,十年之前科學家們就在恒星系統BD +20 307中觀察到了系外行星發生碰撞的痕跡,但當時發現的溫暖塵埃并沒有引起研究人員足夠的重視。
而再次對其進行觀測時的新發現,則表明了系外行星撞擊發生墜毀的時間,比科學家們之前設想的更近一些,甚至有可能是發生在過去的幾十萬年時間以內。并且,之后還可能由一些小的碰撞會發生,它們的太陽系便因此而存在了更多并未冷卻的塵埃。如果,事情就如我們現在推論的發展下去,那么,太陽系中星體的形成時間也有可能因此而被推翻,也就是說,行星發生碰撞的時間,應該發生在太陽生命周期中的其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