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電話:0531-83188567
發布時間:2020-04-14 05:18:48
化妝品安全越來越受到
愛美人士的廣泛關注
當看到一些檢測報告中
羅列出的各種有害物質
你會不會被嚇一跳?
0 1
痕量殘留很正常
消費者時不時就會看到網上流傳著一些不知名檢測機構的檢測報告,報告中赫然顯示:某品牌化妝品檢出重金屬、某品牌唇膏唇彩含重金屬或存致癌隱患……
不少消費者對此很擔憂:這些檢測靠譜嗎?化妝品含有重金屬和致癌物質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還能不能安全使用化妝品了?
南京工業大學化工學院蘭清泉博士稱,化妝品中的一些重金屬來源于生產原料,以及生產包裝過程中混入的環境雜質,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
據了解,許多天然植物和微生物在長期的生存競爭中,為了抵抗細菌、病毒、蟲害和天敵的傷害,在其機體內會自然產生許多有毒的化學物質,如硫醣胺酸、苯酚等。另據了解,美國的科學家們測試了80多種純天然食物,發現它們所含的天然生成的化學物質比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食品添加劑等)危害還大。甚至包括平常被認為是“抗癌佳品”的萵苣、甘藍、蘋果等,都含有致癌物質。
據介紹,咖啡里含有丙烯酰胺,該物質是食物發生美拉德反應時的一個副產物。一般來說,同一種含淀粉食物,熱烹調后顏色越深重、香味越濃郁,丙烯酰胺的含量也就會越高。烤饅頭片、鍋巴、烤餅等烤焦的淀粉類食品中,就隱藏著這種致癌物。
根據2010年發表在學術期刊《食品與化學毒物學》(FoodandChemicalToxicol-ogy)上的一項研究提供的數據,丙烯酰胺的致癌劑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2.6μg-16μg。一個50公斤體重的成年人,每天攝入2.6μg×50=130μg,相當于人體每天攝入10kg咖啡,才會達到致癌劑量。
也就是說,化妝品中微量的殘留有害物質,影響并不大。
02
科學實驗確定安全限值
一些檢測報告中標明了檢測到有害物質的含量,但是卻沒有標出國家規定的限量。在沒有限量規范的情況下,根本無法判別產品是否有害。即使是砒霜,如果劑量小,不僅不會中毒,還有助于治病;反之,即使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氧氣,如果吸入劑量過大,也會發生氧中毒。任何有毒有害物質,皆因超出一定劑量后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因此
一些有害物質存在于化妝品中
是否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關鍵要看含量是否超出安全限值
那么,這個安全量是怎樣來確定的呢?
據化妝品業內人士介紹,安全性評價是一個非常嚴謹的過程,各種指標都需要通過大量的實驗來確定。比如,先要進行危害識別,然后搞清楚其理化性質和構效關系,再進行動物試驗和體外試驗,還會進行人體志愿者評估、劑量反應關系評估等一系列的風險評估,然后計算出安全邊界的限值。
以口紅的安全攝入量為例。有消費者擔心長期使用口紅等化妝品會在身體內蓄積有害物質,其實不必過分擔憂。據有關專家介紹,在制定相關標準的時候已經充分考慮了各種物質在體內蓄積、代謝的問題。
再以鄰苯二甲酸丁酯芐酯為例,歐盟消費品安全科學委員會針對其在化妝品中的安全性,綜合評估各相關毒理學終點數據,結合每天使用化妝品的量及在皮膚上的殘留量、穿過皮膚的比例等因素,得出“化妝品中含有100毫克每公斤鄰苯二甲酸丁基芐酯時,能充足提供人類安全保證”的結論。
0 3
符合限值的產品同樣安全
有一些檢測報告中將各品牌檢測出的有害成分進行了對比,消費者會覺得含量少的產品一定更安全。其實這種認識并不正確。
一位從事多年化妝品安全研究的人士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
高速公路兩邊50米內不能有建筑,這可以保證道路出現事故時不會對周邊人員造成傷害。只要50米以外就是安全的,誰也不會認為,兩公里以外會比一公里以外更安全。化妝品也是這樣,只要符合國家規定的限值,并沒有誰更安全的說法。
記者了解到,依據《化妝品衛生規范》規定,共列出在化妝品組分中禁用的化學物質421種,限用的化學物質300余種。化妝品專家表示,消費者都擔心有害物質存在于化妝品中,但是有害物質也分不同情況,有的一點都不能存在于化妝品中,有的有害物質來自自然界的礦物、植物中,是無法避免的,于是就規定了它的限值。
比如,砷及其化合物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化妝品原料和化妝品生產過程中也容易被砷污染,因此作為雜質存在,砷在化妝品中的限量為10mg/kg;鎘及其化合物為化妝品中禁用物質,但化妝品中常用的鋅化合物,其原料閃鋅礦常含有鎘,為此,作為雜質成分,在化妝品中鎘的含量不得超過40mg/kg;汞及其化合物為化妝品中禁用的化學物質,作為雜質存在其限量為小于1mg/kg。雜質無法避免,在限量內不會對身體有危害,都是一樣安全的。
記者/李燕京
編輯/孫蕊
監制/何永鵬 田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