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3月28日訊(記者 陳洋洋)“上班路上開始堵車了,對面住家會傳來乒乓的炒菜聲。小籃球場上有了砰砰的籃球聲。還有小孩子嬉笑的聲音。我們依然在堅守,為這一城的人間煙火。”近日,山東支援湖北醫療隊員、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喬云在日記中寫道,武漢慢慢恢復了往日的生活氣息,作為遠道而來的醫護人員,他們依然默默守護著這座城市。

喬云鏡頭里的武漢
感謝你們,感謝山東......
第一次見面就拱手感謝的“鄭大叔”出院了
“酒店對面就是東湖。后來我才知道,原來東湖好大好大,我看到的只是她一個小小的角落。東湖邊的花兒競相開放,有一種花兒一簇一簇的,毛毛球一樣,可是細看是黃白相間,小小的花瓣湊了起來。”看著這樣的春天,喬云始終忘不了,那些和她們一起經歷過生死的患者們,他們勇敢的扛過了最難熬的日子。
喬云在日記中感慨道,每一朵花瓣兒是那么的單薄,可是匯在一起,卻是初春里最最美麗的顏色,每一個人的力量是那么的單薄,可是,匯在一起,卻是大地上最最動人的詩歌。
喬云還記得6床的鄭大叔。話特別多的鄭大叔,說起話來通情達理,不緊不慢,極有條理。“第一次見,他就不停地朝醫護人員拱手致謝。出院的時候大叔還哭了,說不盡的感動和感想,把我們的護士小妹妹也惹得幾次淚目。”喬云回憶說。
和鄭大叔臨床的潘大爺70歲了,齊魯醫院醫療隊第一次采用手機視頻查房模式的時候,喬云拿著手機,讓潘大叔給隔離區外值班室的教授們說說病情情況。
潘大叔像個孩子一樣,馬上坐得腰桿筆直,像背書一樣聲音極其洪亮的一字一字的大聲說道:我覺得我好多了,也不咳嗽,也不憋,也不發燒,沒有不舒服的,感謝你們,感謝山東人民……
潘大爺得知自己可以出院的時候,開心地要求醫護人員一定給他錄段視頻。視頻里的潘大爺,依舊像個孩子一樣,腰桿筆直,聲音像背書一樣,極其洪亮,一字一字。
還有病房里的楊大爺,曾經的氣管插管病人,現在每天都在一點點的恢復。查房的時候楊大爺總對每一個人豎起大拇指。
“我看著他的時候,會想,他一定不知道,在他睡著的時光里,有多少人徹夜地在守著他,有多少人每刻都在關注著他。他一定是做了一場夢吧。睡夢中醒來,這個城市已然煥發了生機。”喬云在日記中寫道。
傍晚開始堵車了、籃球場有了砰砰聲
“勇士”們依然在堅守,為這一城“人間煙火”
“上班的路上開始堵車,忙碌的行人也越來越多。武漢人民用自己的善良和堅守帶給我們一首最美的歌。”喬云說,太多的人帶給了她感動。
當地醫院的小劉婭,深夜十二點特意給喬云打電話囑咐:喬姐姐,有些本院的流程如果你不明白,隨時給我打電話就好。
京東快遞的小哥,在醫護人員道一聲謝謝后,認真地說:是我們應該謝謝你們,你們是來幫助我們的。
……
“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帶給我們那么多溫暖和力量。在酒店房間,傍晚時分,對面住家會傳來乒乓的炒菜聲。旁邊有個小籃球場,有時,我還聽到了砰砰的籃球聲。還有小孩子嬉笑的聲音。”喬云說,這是人間煙火的聲音,是鮮活城市的聲音。“我們依然在堅守,為這一城的人間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