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大事難事見擔當,危難時刻顯本色。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省退役軍人系統干部職工和全省廣大退役軍人,逆行返崗、主動請戰,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精神,彰顯了退役軍人的光輝風采。日前,山東戰“疫”最美退役軍人發布,6名個人、4個集體獲此殊榮。從今天起,本報陸續推出他們的事跡報道。
□ 本報記者 齊靜
衛源:奮戰武漢,疫情不退誓不歸
“我現在正在賓館休整,返鄉的日子還沒確定,只要武漢有任何需要,我還會馬上投入新的戰斗。”3月24日下午,記者與在武漢的衛源連線時,連續忙碌了50多天的衛源聲音有些疲憊卻不失堅定。
2008年7月,衛源畢業于鄭州鐵道警官高等專科學校。2009年至2011年,他在駐港部隊服役,在部隊期間受嘉獎一次并光榮入黨。去年底,他參加了老家臨沭縣第五批退伍軍人公益性崗位安置,來到大興鎮中心醫院工作。
1月28日,衛源獲悉武漢由于人手匱乏、大量物資無法及時送到醫院時,便萌生了去武漢做志愿者的想法。1月29日下午,在征得院領導同意后,衛源簡單收拾了兩身換洗衣物,帶著一箱方便面和十幾瓶礦泉水,自駕前往武漢。他先后在武漢市紅十字會、武漢協和醫院從事醫療防護物資接收、裝卸、運輸等志愿服務。由于情況緊急,剛來武漢的那段時間,他每天吃住在車上。
在武漢協和醫院服務時,衛源有時需要穿上隔離衣,把醫療物資送進重癥監護室,而在這短短的十幾分鐘內,他早已經渾身濕透。“比起在一線的醫務人員,我們這些都不算什么。”衛源說。
衛源每晚都會給家人打電話報聲平安。“你什么時候回家?”“直到戰‘疫’完全勝利!”面對親人的期盼,衛源給出了回復。
宋偉:不畏辛苦,身兼多職戰疫情
在鄒城市鋼山街道后八里溝村,總能看到一個忙碌的身影,一會兒在卡點詢問情況,一會兒到超市了解生活必需品供應,一會召集“疫情防控突擊隊”安排任務……他就是“全國模范退役軍人”、鄒城市后八里溝村黨支部書記宋偉。
1992年12月宋偉入伍,第二年入黨,1998年12月退伍返鄉,2004年12月當選后八里溝村黨支部書記。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宋偉緊急召集全村黨員、退役軍人、民兵等安排疫情防控工作,當晚便成立了由黨員組成的“疫情防控服務隊”和由民兵組成的“疫情防控突擊隊”。
后八里溝村轄區面積近3平方公里,有工商業戶5000多戶,居民16000余人,當時又值新春返鄉季,疫情防控工作面臨一個個難點。宋偉把嚴防疫情輸入作為重點,在轄區內設九個卡點,實行24小時專人值守制度。
整個春節期間,宋偉一直帶領大家堅守在防疫一線,白天巡防、夜晚執勤,連續十多天沒有回家。
身為山東鑫琦集團董事長,宋偉還帶領旗下鑫琦樂購超市主動向社會承諾:“保安全、保服務、保供應,絕不漲價!”超市積極開拓新鮮蔬菜、生活必需品進貨渠道,聯合鑫琦物業成立物資配送隊,為居民提供了網絡預約生活用品派送服務。
尹力軍:帶“兵”兩千,穿梭城鄉共戰“疫”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引航愛心志愿者協會的志愿者們活躍在榮成市大街小巷,或參與社區值守排查,或四處奔波籌集防護物資。而在有序有力的志愿服務背后,有一位退役軍人的辛勤付出,他就是“全國最美退役軍人”、榮成市引航愛心志愿者協會會長尹力軍。
1992年12月尹力軍入伍,2005年轉業到榮成市熱電燃氣集團。熱衷公益事業的他,經常參加各類志愿服務活動,2015年12月12日組建了引航愛心志愿者協會,短短4個月志愿者就發展到近千人。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志愿者們都想盡一分力,我們根據實際情況,馬上組成了15人的‘戰疫應急分隊’。”尹力軍說。作為“戰疫應急分隊”隊長,尹力軍在引導大家參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的同時,還要做好志愿者的安全保障工作,“我們籌集了一批防護物資發給志愿者使用。”
在尹力軍的引領帶動下,協會2000多名志愿者穿梭在農村、社區、商超執勤一線,服務居民6.2萬人次,解決群眾問題200余個。同時,先后籌集到36套醫用防護服、4000余個口罩等防疫物資和5.6萬元善款,支援到防疫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