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網3月26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楊?。榧涌焱七M全市為民服務領域流程再造工作,我市制定《項目落地建設流程再造工作實施意見》(下簡稱《意見》),對項目審批流程、時序、事項進行全面精簡、調整、規范,推行“拿地即開工”,實行“多圖聯審”、“多規合一”,“聯合驗收”,保障工業項目用地。
精簡審批流程,審批事項只減不增
《意見》提出,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分為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四個階段。分階段實施“全程網報、實時受理、一窗服務、限時辦結、一次辦好”工作機制。
立項用地規劃許可階段取消用地審批的供地環節審批,下放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轉讓審查、建設項目使用國有未利用地審查、臨時用地審批、除芝罘和萊山外其他各區建設項目用地以劃撥方式使用國有土地審查等事項。該階段審批時限為政府投融資或使用國有資金項目18個工作日;社會投資房屋建筑項目3個工作日;社會投資類一般工業項目核準類12個工作日(備案類2個工作日)。
工程建設許可階段推行施工圖設計聯審制度,將消防、人防、技防等技術審查并入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其他部門不再單獨審查。該階段審批時限為政府投融資或使用國有資金項目34個工作日;社會投資房屋建筑項目24個工作日;社會投資類一般工業項目20個工作日。
施工許可審批階段供水、排水、通信等市政公用基礎設施的報裝可依企業申請在施工前辦理。實施“容缺圖紙審查辦理施工許可”機制。該階段主流程審批時限為3個工作日。
竣工驗收階段全面推進“竣工測驗合一”改革,對工程驗收事項限時聯合驗收,統一竣工驗收圖紙和驗收標準,統一出具驗收意見。該階段審批時限為政府投融資或使用國有資金項目15個工作日;社會投資房屋建筑項目15個工作日;社會投資類一般工業項目10個工作日。
此外,開工前完成即可的事項、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核發前辦結即可的事項、施工許可證核發以前辦結即可的事項、相應階段自行辦理的事項、優化相關土地證明文件的事項、報裝提前到開工前辦理的事項視情況并聯審批,進一步調整審批時序,優化審批流程。審批事項遵循“只減不增”的原則,各審批階段主線流程均實行“一份辦事指南,一張申請表單,一套申報材料,完成多項審批”運作模式。
推行“拿地即開工”,實行多圖聯審聯合測繪
《意見》要求,推出“拿地即開工”審批模式,以項目投資人自愿申請為前提,并由項目投資人作出相應承諾。進行模擬審批,土地出讓后轉入正式審批。全面實行容缺受理方式,提前介入開展審批服務工作,切實提高項目審批效率。工業項目從土地出讓手續或劃撥手續辦理完畢后到獲取施工許可證為止,政府審批時間分別不超過15個工作日、30個工作日。
同時,實行“多圖聯審”,將技防、消防、人防、防雷等專項技術審查并入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由施工圖審查機構統一實行整體技術性審查,出具的《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合格書》作為圖審合格及后續審批的依據。聯合圖審原則上審查時間不超過10個工作日。
實行聯合測繪,將竣工驗收和產權登記涉及的測繪項目,合并為一個綜合性聯合測繪項目,實行“一次委托、聯合測繪、成果共享”,明確實施范圍、工作流程、資質要求等具體內容,并將“聯合測繪”事項納入中介服務管理,加強對測繪服務機構信息核查和行業行為監管,對測繪成果、內容、精度提出明確標準和技術要求。
鼓勵推行“標準地”供地方式,各縣市區政府(管委)統籌協調相關部門提出單位能耗和排放標準、投資強度、畝均稅收以及規劃、人防、消防、配套設施等建設條件,一次性公示、納入土地出讓條件。企業競得土地后,分別簽訂履約監管協議、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施工許可實行容缺辦理,聯合驗收
《意見》要求,實施“容缺圖紙審查辦理施工許可”機制。在前期剛性審批要件完成、確保樁基(基坑)施工可控的前提下,不再將施工圖審查合格書作為施工許可前置要件,允許建設單位在報審施工圖并取得審查機構受理回執后,容缺辦理施工許可手續。
實行“聯合驗收”,充分運用“多測合一”成果(聯合驗收在企業申請驗收項目具備綜合驗收條件的情況下),以不增設審批環節、不增加審批時限為前提,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牽頭,建立“統一平臺、信息共享、聯合驗收、限時辦結、統一確認”的“五位一體”驗收模式,會同相關單位將規劃、消防、人防、質量安全、檔案等驗收事項與竣工驗收結合實行聯合驗收,統一出具驗收意見。
此外,《意見》要求保障工業項目用地,統籌保障重大產業項目新增建設用地需求,對列入國家、省級規劃的重大產業項目,做到用地應保盡保;對符合我市重點發展的先進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應予以優先保障。實行與存量盤活掛鉤的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獎勵制度,完成批而未供、閑置土地處置任務且完成較好的,下一年度市本級給予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獎勵。進一步優化提升不動產登記辦理效率,非涉稅抵押登記1個工作日內辦結,一般登記3個工作日內辦結。
項目審批統籌,“多規合一”“一張藍圖”
《意見》提出,統一信息數據平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具備“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在線并聯審批、統計分析、監督管理等功能,在“一張藍圖”基礎上開展審批,實現統一受理、并聯審批、實時流轉、跟蹤督辦。統一審批管理體系,“一張藍圖”統籌項目實施,明確“多規合一”包含的規劃目錄,建立“多規合一”協調機制,統籌整合各類空間規劃等事項完成的具體要求和時間節點。完善項目策劃生成機制,籌協調各部門對工程建設項目提出建設條件以及需要開展的評估事項等內容,有關部門依據“一張藍圖”、城市近期建設規劃和各有關行業發展規劃,提出近期項目策劃建議,建立項目儲備庫。“一套機制”規范審批運行,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各個階段配套制度,以及牽頭部門負責制、協調機制、督查制度、“多規合一”協同規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運行規則、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制度等。
此外,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等監管機制,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將企業和從業人員嚴重違法違規、拒不履行承諾的失信行為納入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并與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互聯互通,加強信用信息共享,構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機制。規范中介和市政公用服務,實行服務承諾制,明確服務標準、辦事流程和辦理時限,規范服務收費。推進中介服務提速增效。清理規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健全行政審批中介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