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山東省精品旅游景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立足于文化引領、智慧普及、產品創新、配套完善、服務細微,不斷提升旅游景區的品牌化、智慧化、人性化、國際化水平,推動全省旅游景區提檔升級,推動全省旅游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方案》提出力爭到2022年,全省5A級景區總數達到15家,建成精品旅游景區50家(2020年創建10家,2021、2022年分別創建20家);全省旅游景區在國內外知名度大幅提升,游客滿意度達到90%以上。
《方案》要求進一步突出文化在景區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景區建設與發展中注重營造濃厚文化氛圍,在景區景點打造、游覽服務、營銷推介等方面,注重吸收景區當地文化,設計體驗性、參與性強的旅游產品,通過突出文化元素、文化標志增強游客對景區的認同感。
深入挖掘景區文化資源和歷史底蘊,著重做好文化的展示和體驗文章,讓文化真正扎根在旅游景區之中,成為旅游景區的亮點和賣點,在全省培育打造一批文化旅游景區。
打造智慧景區方面,《方案》提出完善景區信息化基礎數據庫,做到寬帶網絡、移動通信信號和WIFI覆蓋,開通景區資訊及手機網站、官方微博微信、抖音短視頻等自媒體。4A級以上旅游景區要實現網上分時預約,改造提升景區閘機或配備手持移動終端、立式電子門禁,推出二維碼、IC卡、身份證、人臉識別等多種檢票方式,提高景區入口智慧化水平。
精品旅游景區還需加強智慧管理,建設和完善景區視頻監控和廣播系統,視頻監控與客流數據與省、市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門對接。科學核定并公布整個景區及景區內主要景觀、人流聚集區域以及危險易發區域的瞬時最大承載量和累計最大承載量,加強旅游景區游客最大承載量控制。同時,在客流監測的基礎上,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客流數據開展客源結構、游客畫像等數據分析。
此外,還需提供智慧服務,景區為游客提供景區信息資訊、景點介紹、導游導覽、地圖導航、語音講解、全景展示、在線游戲互動等服務,4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要配備自助電子語音講解系統。
《方案》提出,增加景區產品業態,實施“旅游+”,深入挖掘旅游體驗、休閑、養生、健身、科普、研學等多種功能,鼓勵景區與咖啡、甜品等知名品牌的合作,尊重景區文化內涵,培育新的旅游消費熱點。鼓勵景區通過景區自助經營、承包經營、特許加盟經營等多種經營方式,支持開發名菜名店、特色餐飲,通過誠信經營,加大網絡營銷,打造良好口碑、品牌,豐富旅游內容,吸引更多的游客。在景區門票普遍降價的形勢下,鼓勵景區開發特色旅游商品、文創衍生產品,
《方案》還對旅游廁所、 游客中心、 停車場、 標識系統、 游步道、休憩設施等作出要求,完善設施配套,提升綜合功能。
同時,細化山東省景區管理服務規范,完善旅游景區服務標準體系。在標準化、精細化基礎上,突出定制化、個性化服務,滿足不同游客的多元需求。實施十百千工程,培育創建“十佳優質旅游服務企業”“百個優質服務班組”“千名優質旅游服務明星”。
在規范景區秩序、優化旅游環境方面,景區需加強通景公路沿線、景區主要出入口可視范圍及景區內部環境整治。景區內應避免亂搭亂建、亂停亂靠、占道經營現象,杜絕空氣、水體、土壤、噪音污染現象,通過合理設置與景區環境相適宜的垃圾箱,實行衛生包保制度等方式,做到垃圾日產日清。
強化旅游安全保障。重點關注景區餐飲安全、消防安全,涉水安全。規范旅游商品銷售。景區應采取價格管理、質量管理等有力措施確保景區內商品銷售點無強買強賣,漫天要價,圍追兜售等行為,推行微笑服務,支持移動支付,提供退換、售后等服務。(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于新悅 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