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電話:0531-83188567
發布時間:2023-08-24 13:47:25
網絡已經成為生活中的正常需求。今年3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我國網民規模已達10.67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為10.65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為99.8%。“人人手握麥克風”的時代,信息發布越來越簡單迅捷,也越來越令人感到真偽難辨。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有“網絡水軍”在興風作浪,他們以炮制謠言為能事,以收割流量為樂事,四處散播虛假信息和有害信息。
公眾對“網絡水軍”深惡痛絕,國家對“網絡水軍”的打擊力度不斷加大。近年來,公安機關網安部門依托“凈網”系列專項行動,與有關主管部門密切協作配合,持續依法嚴厲打擊整治“網絡水軍”違法犯罪活動。2022年,共偵辦“網絡水軍”相關案件550余起,關閉“網絡水軍”賬號530余萬個,關停“網絡水軍”非法網站530余個,清理網上違法有害信息56.4萬余條。可以說,專項行動取得顯著成效,“網絡水軍”犯罪生存空間被全面擠壓,有力震懾了相關違法犯罪活動,有效維護了網絡空間秩序和群眾合法權益。
但是也要看到,受“流量經濟”“粉絲經濟”的影響,“網絡水軍”猶如網絡空間的牛皮癬,屢打不絕、屢禁不止。從目前相關部門公布的打擊“網絡水軍”典型案例看,涉案者手法很多,比如造謠引流、刷量控評、敲詐勒索、抹黑對手、發起網暴等等,而且如今的“網絡水軍”已不是散兵游勇,而是有組織的專業化運營公司。種種網絡亂象,嚴重損害他人權利,嚴重影響社會公平,更有甚者可能威脅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
依法打擊“網絡水軍”,還網絡風清氣正。各地公安、網信等部門要嚴治“網絡水軍”,嚴厲打擊“網絡水軍”違法犯罪活動,高懸法治利劍,讓那些唯利是圖、沒有底線的自媒體付出違法應有的代價,高效精準打擊“網絡水軍”的不法行為,斬斷“網絡水軍”的黑色利益鏈。除了依法嚴懲“網絡水軍”及幕后推手外,也要對惡意雇傭“網絡水軍”發布虛假信息的不法買方,以及參與其中的“公關公司”等加大打擊力度和懲處力度,鏟除“水軍”滋生的土壤。進一步強化平臺責任,加強監管力度,加強對流量造假、黑公關、“網絡水軍”全過程、全鏈條的治理,強化源頭治理,升級技術防控能力,打造網絡空間技偵技防的綜合治理格局,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還網絡空間一片風清氣正。
網絡是一個生態圈,億萬網民是最為重要的主體力量。廣大網民要提高網絡道德修養,增強法律意識,在通過網絡途徑理性表達自己合法合規合理訴求時,謹防被“網絡水軍”利用,大家共同努力,讓網絡空間多些正氣,共同維護互聯網經濟的公平秩序,維護億萬網民的精神家園。
上一篇:浦東新區啟動“網絡安全五大行動”